# 分布式集群

# 分布式 Erlang

Erlang/OTP 最初是爱立信为开发电信设备系统设计的编程语言平台,电信设备 (路由器、接入网关...) 典型设计是通过背板连接主控板卡与多块业务板卡的分布式系统。

# 节点与分布式 Erlang

Erlang/OTP 语言平台的分布式程序,由分布互联的 Erlang 运行时系统组成,每个 Erlang 运行时系统被称为节点(Node),节点间通过 TCP 两两互联,组成一个网状结构。

Erlang 节点由唯一的节点名称标识,节点名称由 @ 分隔的两部分组成:

<name>@<ip-address>
1

节点间通过节点名称进行通信寻址。例如在本机启动四个 shell 终端,然后使用 -name 参数分别启动四个 Erlang 节点:

erl -name node1@127.0.0.1 -setcookie my_nodes
erl -name node2@127.0.0.1 -setcookie my_nodes
erl -name node3@127.0.0.1 -setcookie my_nodes
erl -name node4@127.0.0.1 -setcookie my_nodes
1
2
3
4

使用 node(). 可查看本节点名,使用 nodes(). 可查看已与当前节点建立连接的其他节点。我们现在到 'node1@127.0.0.1' 的控制台下,查看当前节点名和已连接的节点:

(node1@127.0.0.1) 4> node().
'node1@127.0.0.1'

(node1@127.0.0.1) 4> nodes().
[]
1
2
3
4
5

然后我们让 node1 发起与其他节点的连接:

(node1@127.0.0.1) 1> net_kernel:connect_node('node2@127.0.0.1').
true
(node1@127.0.0.1) 2> net_kernel:connect_node('node3@127.0.0.1').
true
(node1@127.0.0.1) 3> net_kernel:connect_node('node4@127.0.0.1').
true
1
2
3
4
5
6

现在再次可查看已与 node1 建立连接的其他节点:

(node1@127.0.0.1) 4> nodes().
['node2@127.0.0.1','node3@127.0.0.1','node4@127.0.0.1']
1
2

可以看到 node2、node3、node4 都已与 node1 建立了分布式连接,四个节点组成了一个集群。注意每当一个新的节点加入集群时,它会与集群中所有的节点都建立一个 TCP 连接。至此,四个节点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网状结构:

image

# 安全

Erlang 节点间通过 cookie 进行互连认证。cookie 是一个字符串,只有 cookie 相同的两个节点才能建立连接。上节 中我们曾经使用 -setcookie my_nodes 参数给四个节点设置了相同的 cookie: my_nodes

详见: http://erlang.org/doc/reference_manual/distributed.html (opens new window)

# EMQ X 集群协议设置

Erlang 集群中各节点可通过 TCPv4、TCPv6 或 TLS 方式连接,可在 etc/emqx.conf 中配置连接方式:

配置名类型默认值描述
cluster.proto_distenuminet_tcp分布式协议,可选值:
- inet_tcp: 使用 TCP IPv4
- inet6_tcp: 使用 TCP IPv6
- inet_tls: 使用 TLS
node.ssl_dist_optfile文件路径etc/ssl_dist.confcluster.proto_dist 选定为 inet_tls 时,需要配置 etc/ssl_dist.conf 文件,指定 TLS 证书等

# EMQ X 分布式集群设计

EMQ X 分布式的基本功能是将消息转发和投递给各节点上的订阅者,如下图所示:

image

为实现此过程,EMQ X 维护了几个与之相关的数据结构:订阅表,路由表,主题树。

# 订阅表: 主题 - 订阅者

MQTT 客户端订阅主题时,EMQ X 会维护主题(Topic) -> 订阅者(Subscriber) 映射的订阅表。订阅表只存在于订阅者所在的 EMQ X 节点上,例如:

node1:

    topic1 -> client1, client2
    topic2 -> client3

node2:

    topic1 -> client4
1
2
3
4
5
6
7
8

# 路由表: 主题 - 节点

而同一集群的所有节点,都会复制一份主题(Topic) -> 节点(Node) 映射的路由表,例如:

topic1 -> node1, node2
topic2 -> node3
topic3 -> node2, node4
1
2
3

# 主题树: 带统配符的主题匹配

除路由表之外,EMQ X 集群中的每个节点也会维护一份主题树(Topic Trie) 的备份。

例如下述主题订阅关系:

客户端节点订阅主题
client1node1t/+/x, t/+/y
client2node2t/#
client3node3t/+/x, t/a

在所有订阅完成时,EMQ X 中会维护如下主题树 (Topic Trie) 和路由表 (Route Table):

image

# 消息派发过程

当 MQTT 客户端发布消息时,所在节点会根据消息主题,检索路由表并转发消息到相关节点,再由相关节点检索本地的订阅表并将消息发送给相关订阅者。

例如 client1 向主题 t/a 发布消息,消息在节点间的路由与派发流程:

  1. client1 发布主题为 t/a 的消息到节点 node1
  2. node1 通过查询主题树,得知 t/a 可匹配到现有的 t/at/# 这两个主题。
  3. node1 通过查询路由表,得知主题 t/a 只在 node3 上有订阅者,而主题 t/# 只在 node2 上有订阅者。故 node1 将消息转发给 node2 和 node3。
  4. node2 收到转发来的 t/a 消息后,查询本地订阅表,获取本节点上订阅了 t/# 的订阅者,并把消息投递给他们。
  5. node3 收到转发来的 t/a 消息后,查询本地订阅表,获取本节点上订阅了 t/a 的订阅者,并把消息投递给他们。
  6. 消息转发和投递结束。

# 数据分片与共享方式

EMQ X 的订阅表在集群中是分片(partitioned)的,而主题树和路由表是共享(replicated)的。

# 节点发现与自动集群

EMQ X 支持基于 Ekka 库的集群自动发现 (Autocluster)。Ekka 是为 Erlang/OTP 应用开发的集群管理库,支持 Erlang 节点自动发现 (Service Discovery)、自动集群 (Autocluster)、脑裂自动愈合 (Network Partition Autoheal)、自动删除宕机节点 (Autoclean)。

EMQ X 支持多种节点发现策略:

策略说明
manual手动命令创建集群
static静态节点列表自动集群
mcastUDP 组播方式自动集群
dnsDNS A 记录自动集群
etcd通过 etcd 自动集群
k8sKubernetes 服务自动集群

# manual 手动创建集群

默认配置为手动创建集群,节点须通过 ./bin/emqx_ctl join <Node> 命令加入:

cluster.discovery = manual
1

# 基于 static 节点列表自动集群

配置固定的节点列表,自动发现并创建集群:

cluster.discovery = static
cluster.static.seeds = emqx1@127.0.0.1,emqx2@127.0.0.1
1
2

# 基于 mcast 组播自动集群

基于 UDP 组播自动发现并创建集群:

cluster.discovery = mcast
cluster.mcast.addr = 239.192.0.1
cluster.mcast.ports = 4369,4370
cluster.mcast.iface = 0.0.0.0
cluster.mcast.ttl = 255
cluster.mcast.loop = on
1
2
3
4
5
6

# 基于 DNS A 记录自动集群

基于 DNS A 记录自动发现并创建集群:

cluster.discovery = dns
cluster.dns.name = localhost
cluster.dns.app  = ekka
1
2
3

# 基于 etcd 自动集群

基于 etcd (opens new window) 自动发现并创建集群:

cluster.discovery = etcd
cluster.etcd.server = http://127.0.0.1:2379
cluster.etcd.prefix = emqcl
cluster.etcd.node_ttl = 1m
1
2
3
4

# 基于 kubernetes 自动集群

Kubernetes (opens new window) 下自动发现并创建集群:

cluster.discovery = k8s
cluster.k8s.apiserver = http://10.110.111.204:8080
cluster.k8s.service_name = ekka
cluster.k8s.address_type = ip
cluster.k8s.app_name = ekka
1
2
3
4
5

Kubernetes 不建议使用 Fannel 网络插件,推荐使用 Calico 网络插件。

# 手动(manual) 方式管理集群介绍

假设要在两台服务器 s1.emqx.io, s2.emqx.io 上部署 EMQ X 集群:

节点名主机名 (FQDN)IP 地址
emqx@s1.emqx.io 或 emqx@192.168.0.10s1.emqx.io192.168.0.10
emqx@s2.emqx.io 或 emqx@192.168.0.20s2.emqx.io192.168.0.20

注意: 节点名格式为 Name@Host, Host 必须是 IP 地址或 FQDN (主机名。域名)

# 配置 emqx@s1.emqx.io 节点

emqx/etc/emqx.conf:

node.name = emqx@s1.emqx.io
# 或
node.name = emqx@192.168.0.10
1
2
3

也可通过环境变量:

export EMQX_NODE_NAME=emqx@s1.emqx.io && ./bin/emqx start
1

注意: 节点启动加入集群后,节点名称不能变更。

# 配置 emqx@s2.emqx.io 节点

emqx/etc/emqx.conf:

node.name = emqx@s2.emqx.io
# 或
node.name = emqx@192.168.0.20
1
2
3

# 节点加入集群

启动两台节点后,在 s2.emqx.io 上执行:

$ ./bin/emqx_ctl cluster join emqx@s1.emqx.io

Join the cluster successfully.
Cluster status: [{running_nodes,['emqx@s1.emqx.io','emqx@s2.emqx.io']}]
1
2
3
4

或者在 s1.emqx.io 上执行:

$ ./bin/emqx_ctl cluster join emqx@s2.emqx.io

Join the cluster successfully.
Cluster status: [{running_nodes,['emqx@s1.emqx.io','emqx@s2.emqx.io']}]
1
2
3
4

在任意节点上查询集群状态:

$ ./bin/emqx_ctl cluster status

Cluster status: [{running_nodes,['emqx@s1.emqx.io','emqx@s2.emqx.io']}]
1
2
3

# 退出集群

节点退出集群,两种方式:

  1. leave: 让本节点退出集群
  2. force-leave: 从集群删除其他节点

让 emqx@s2.emqx.io 主动退出集群:

$ ./bin/emqx_ctl cluster leave
1

或在 s1.emqx.io 上,从集群删除 emqx@s2.emqx.io 节点:

$ ./bin/emqx_ctl cluster force-leave emqx@s2.emqx.io
1

# 集群脑裂与自动愈合

EMQ X 支持集群脑裂自动恢复(Network Partition Autoheal),可在 etc/emqx.conf 中配置:

cluster.autoheal = on
1

集群脑裂自动恢复流程:

  1. 节点收到 Mnesia 的 inconsistent_database 事件 3 秒后进行集群脑裂确认;
  2. 节点确认集群脑裂发生后,向 Leader 节点 (集群中最早启动节点) 上报脑裂消息;
  3. Leader 节点延迟一段时间后,在全部节点在线状态下创建脑裂视图 (SplitView);
  4. Leader 节点在多数派 (majority) 分区选择集群自愈的 Coordinator 节点;
  5. Coordinator 节点重启少数派 (minority) 分区节点恢复集群。

# 集群节点自动清除

EMQ X 支持从集群自动删除宕机节点 (Autoclean),可在 etc/emqx.conf 中配置:

cluster.autoclean = 5m
1

# 防火墙设置

# 集群节点发现端口

若预先设置了环境变量 WITH_EPMD=1, 启动 emqx 时会使用启动 epmd (监听端口 4369) 做节点发现。称为 epmd 模式

若环境变量 WITH_EPMD 没有设置,则启动 emqx 时不启用 epmd,而使用 emqx ekka 的节点发现,这也是 4.0 之后的默认节点发现方式。称为 ekka 模式

epmd 模式:

如果集群节点间存在防火墙,防火墙需要为每个节点开通 TCP 4369 端口,用来让各节点能互相访问。

防火墙还需要开通一个 TCP 从 node.dist_listen_min(包含) 到 node.dist_listen_max(包含) 的端口段, 这两个配置的默认值都是 6369

ekka 模式(4.0 版本之后的默认模式):

empd 模式不同,在ekka 模式下,集群发现端口的映射关系是约定好的,而不是动态的。 node.dist_listen_min and node.dist_listen_max 两个配置在ekka 模式下不起作用。

如果集群节点间存在防火墙,防火墙需要放开这个约定的端口。约定端口的规则如下:

ListeningPort = BasePort + Offset
1

其中 BasePort 为 4370 (不可配置), Offset 为节点名的数字后缀. 如果节点名没有数字后缀的话, Offsset 为 0。

举例来说, 如果 emqx.conf 里配置了节点名:node.name = emqx@192.168.0.12,那么监听端口为 4370, 但对于 emqx1 (或者 emqx-1) 端口就是 4371,以此类推。

# The Cluster PRC Port

每个节点还需要监听一个 RPC 端口,也需要被防火墙也放开。跟上面说的ekka 模式下的集群发现端口一样,这个 RPC 端口也是约定式的。

RPC 端口的规则跟ekka 模式下的集群发现端口类似,只不过 BasePort = 5370

就是说,如果 emqx.conf 里配置了节点名:node.name = emqx@192.168.0.12,那么监听端口为 5370, 但对于 emqx1 (或者 emqx-1) 端口就是 5371,以此类推。